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简介

    一、成立背景

    红树林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局部地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不高、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需全面加强保护修复工作。

湛江拥有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截止目前,湛江红树林面积9960公顷,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9%,含真红树、半红树25种、重点保护鸟类55种、贝类130种、鱼类139种、虾类19种、蟹类57种、浮游生物126种、底栖硅藻类256种、昆虫130种。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和国际湿地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开展湛江红树林地的保护不仅仅对湛江具有重要意义,亦对于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1年11月4日,湛江市为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召开市委十一届第211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的工作方案》《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筹建方案》,明确将设立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凝聚社会力量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助力红树林湿地资源的自然修复及科学营造。

    二、筹建过程

    2021年11月,湛江市成立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筹建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明忠担任组长,市金融工作局、市自然资源局等10个部门任成员单位。

市自然资源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基金会设立的初审指导、监督等工作;市旅游控股集团主要负责基金会筹建、申报、设立以及后续运营等工作,其他单位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三、基本情况

    名称: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组织宗旨: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红树林湿地的科学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组织定位:生态保护、科学修复、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业务主管单位:湛江市自然资源局

    登记管理机关:湛江市民政局

    主要发起人:壹好配资、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湛江市爱鸟协会

  • +

  • +

  • +

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组织架构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壹好配资 版权所有(C)2022    粤ICP备2022069863号 技术支持:广东睿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